内蒙古康宁寺历史概述——陈庆英译

内蒙古康宁萨迦寺,为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元朝帝师祜主法王八思巴在世,使藏传佛教在蒙古、汉地尤其在蒙古如旭日东升般闪耀,于广大国土建寺七百有余,此为其中之一。本寺初为随军护法殿,即毡包寺庙,依蒙古地方信众,有四季迁徙牧场之俗,故不恒居。寺庙之名,蒙语为哈日和屯,藏语为古尔纳,即黑帐篷庙也。相传主尊为一肘尺高之殊胜黑木祜主即玛哈嘎拉像。元初薛禅皇帝、祜主法王八思巴福田施主东巡之时,多次践履并予加持,故寺庙所在,遂成要冲,利众之业,日渐兴盛。其后至元顺帝时,帝师贡噶洛追率随从至此,再与加持。后来牧民改为定居农牧,遂有庄田村镇,寺庙亦建殿堂于景山阳坡福地,有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地藏殿、藏经阁、密宗护法殿、四大天王殿等,配以花园林地,美妙庄严。其后蒙古王子林丹汗广捐资财,夏尔巴喇嘛多次亲临加持。入清后康熙皇帝之时,对此寺无比关照,以寺中宝帐祜主法力护安国土,改寺名为康宁寺,此后至今遂以康宁寺名之。相传寺院右方之花墙寺,乃先前哈日和屯寺之僧舍,左方依次有灵悦寺及财神庙,为一方众生积聚福德资粮之所,僧众亦于此汇聚驻锡。

至十年动乱之时,除密宗护法殿外,其余殿堂俱遭毁坏,于其废墟处建政府机关房舍及公路。欲撤毁密宗护法殿之时,因殿门材质胜佳,有两户人家欲独得此门,遂生口角,互相斗殴,失手将一人打死,故殿门得以留存。后又有一人,拆护法殿窗户背负回家,至家门台阶跌倒,腿骨骨折,急唤人将窗户送还。故地方众人皆称此护法殿有厉

神守护,不可破坏。在那浊世混乱之时,护法殿两侧有两株大树,枝叶繁茂,如护卫殿堂一般,村民即以护法殿为仓库,使殿堂得以保存。

改革开放之后,落实党和国家之好政策,密宗护法殿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受到保护。其后因福德善缘成熟,于公元2006年时,有高僧堪布多杰及佛法具德施主张湧、汪滨夫妇及家人等,发清净善愿,欲修复此帝师法主檀越之寺院。因原先寺院所在,除护法殿外大部已成住房、公路,空地狭小,故商议决定异地重建。故请来汉地著名风水师夏荆山居士,与高僧及善施主一同选择新址,至现今寺院所在之地,见其地不仅具足十善之相,而且犹如劫初之福地迁移至此一般,清净喜悦,有兴盛教证功德之相,故决定将寺院迁建于此。

公元2009年夏,做开工兴建之缘起,该年冬,堪布多杰高僧一行七人乘车前往,朝礼冈底斯神山及阿尼玛卿神山等藏区之八大圣地及百余修行处、拉萨大昭寺及萨迦寺为首之二十余座古寺及大小寺院百余座,总计行程二万三千多公里,采集各处之水土福根及各个寺庙之加持物,此外还去印度、尼泊尔各佛法圣地及汉地佛教四大名山,采集情器世间之精华。迎请此不绝之福德矿藏后,于公元2010年春举行七昼夜净地法事,佛坛下出现有成就水流出之奇异吉兆。开工一年半完成工程之半时,堪布多杰和施主张湧家人一起前往台湾,于萨迦法王面前,将寺院内外全部呈献,法王接受后,赐予堪布多杰代行寺主上师之文告,给予弘扬法主伯侄(萨迦班智达及八思巴)教法之护佑,以及执掌兴盛寺院之教诲,委任堪布多杰为教法和寺院之主。2013年寺院内外殿堂佛像建造完成后,萨迦法王子亲临,于7月17日主持寺院开光仪式,彼时天空出现彩虹,现诸吉兆,信众善愿满足。开光法事至一百零八日(即11月1日)开光圆满之时,天空现五日并出现瑞相,诸天及世间诸神喜悦赞叹之兆,为众人亲见,称誉为不可思议。自此之后,堪布多杰承接法王教谕,由讲修业三门承担教法重任,继承和发扬法主檀越之事业。在该地政府和各界人士、施主信众加恩支持下,按法主伯侄之善规,以爱国爱教精神为根本,使世间出世间之一切事业,如上弦月之月亮,日臻吉祥圆满!!

 

 陈庆英  译